您的位置::首页公司新闻视觉重庆|种苗十年 只为治好母亲河的“伤疤”

视觉重庆|种苗十年 只为治好母亲河的“伤疤”

2022-03-17
视觉重庆|种苗十年 只为治好母亲河的“伤疤”
2022年2月18日,忠县马灌镇大桥村,初春的阳光下,一片片培育的秋华柳长势喜人,今年70岁的鄢盛富挽过一根根枝条仔细端详,脸上露出笑容。在他脚下这片千亩的土地,种植了小梾木、秋华柳、中山杉等各种植物,他一边给记者介绍,一边招呼村民们将一颗颗种好的秋华柳苗子从泥土中取出,装车运往治理消落带的区域。


▲2022年2月18日,忠县马灌镇大桥村,鄢盛富正在苗圃基地介绍小梾木。记者 郑宇 摄/视觉重庆

“江岸变绿了,我这辈子也算干了一件有意义的事。”鄢盛富在长江边长大,对母亲河有着与生俱来的情感,从小到大摸螃蟹、钓鱼虾、摘野果。2008年9月,三峡工程开始头一次175米试验性蓄水。之后的每年夏天,600公里长的库区沿线就会出现了一条奇特的“景观”——消落带。2010年,鄢盛富从重庆主城的机关退休后,只身来到忠县马灌镇创办公司,专门从事消落带治理植物的研发、培育等工作。

三峡库区消落带面积大、水位落差大、季节性气候反差大,其治理与生态恢复一直是很



▲2022年2月22日,南岸区弹子石江边,鄢盛富正在查看栽种植物的生长情况。记者 郑宇 摄/视觉重庆

拜访地质研究人员,拜师林业局育苗专家,跑遍三峡库区的江河溪流荒岛,找寻适应“水坚强”的苗木……两年里,鄢盛富辗转于乌江、大宁河、嘉陵江等江河之间,千里寻“苗”。从悬崖上滚落谷底摔伤腿,在石板上过夜被毒蛇咬伤……鄢盛富有过连续180多天没回一次家的“别离”,有过在荒岛上生活七天七夜的“孤单”,有过“弹尽粮绝”吃野果、野菜充饥的“无助”。历尽艰辛,鄢盛富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及种源筛选,最终在上百种植物中筛选出能在水下存活的适生植物10余种,包括小梾木、秋华柳、牛鞭草、卡开芦等品种。


▲2022年3月9日,九龙坡区九龙滨滩,原本光秃的河滩如今绿意盎然。记者 郑宇 摄/视觉重庆

虽然找到了十几株“独根苗”,但要想满足消落带治理的需要,鄢盛富要让“独根苗”变成“速丰林”。就这样,他又一头栽进马灌镇租赁的1000亩“试验田”里,嫁接、扦插、采种直播……怕鸟雀“偷”走一颗种子,他深夜打着手电筒采摘;担心苗子“渴死”,他冒着40℃的高温被太阳“烫”落一层皮。“比机器还不怕累,村民们都叫他‘铁人’。”马灌镇大桥村村民评价鄢盛富。除了育苗,鄢盛富还在库区忠县段的消落带找了一处泥沙流失、岩石裸露的“荒漠地”,检验苗子的耐水耐旱性。经过反复栽种试验,他培植的秋华柳、小梾木等品种不但耐水耐湿,还创造了在水下淹没180天后**成活的佳绩。2017年1月,鄢盛富荣获了秋华柳移栽袋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。



▲2022年2月27日,南岸区弹子石江边,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栽种小梾木。记者 郑宇 摄/视觉重庆

如今,鄢盛富为忠县石宝后溪湖、万州溪口乡长江库岸、九龙坡滨江商业区等消落带治理工程提供栽植秋华柳、小梾木近百万株。“库区需要,自己喜欢,村民能增收,没有比治理消落带让我更开心的事。”鄢盛富向记者展示一个个江岸复绿的图片。每个供苗的地方,他都会经常前去查看栽植情况,看着苗子在江岸边茁壮成长。如今鄢老的苗子供不应求,他仍在扩大基地和育苗规模,以满足长江大保护和重庆两江四岸消落带治理所需。

记者 郑宇 摄影报道

 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

上一篇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