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::首页公司新闻2022新春走基层丨扎根荒野寻水生植物,这名老人让消落带变风景线……

2022新春走基层丨扎根荒野寻水生植物,这名老人让消落带变风景线……

2022-01-29
2022新春走基层丨扎根荒野寻水生植物,这名老人让消落带变风景线……

冬日的严寒还没过去,可在忠县石宝寨后溪湖,已经潜伏水中100多天的秋华柳已经探出头来,还沾染着泥沙的灰白枝条上,已经冒出了嫩绿的新叶——这片秋华柳正是今年70岁的鄢盛富治理库区消落带的“处女地”。如今,这项成果不仅获得了植物生产培育的国家专利权,更为三峡库区消落带治理带来了希望。


▲鄢盛富在观察秋华柳生长情况

退休后只身挑战荒野 锁定十余种水生植物

今年1月15日,三峡库区忠县段水位由175米消落至170.3米,这对于鄢盛富来说,是一件**令人欣喜的事。“人虽然老了,但消落带变绿了,这十年还是值得的!”鄢盛富在长江边长大,对母亲河有着与生俱来的喜爱,摸螃蟹、钓鱼虾、摘野果……用他的话说,从小到大,做的梦都在长江边上。

消落带(又称作消落区)主要是指季节性水位涨落使被淹没土地周期性出露于水面的区域。而消落带是大自然的“肾”,它对污染物的净化功能**显著。在维持库岸生态系统平衡、保护水库、湖泊和河流水体等方面,消落带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
“低洼部分,泥沙淤积一踩一个坑,陡坡的灌木、杂草**死亡,裸露出白色的土石。”鄢盛富描绘了曾经的消落带给他的“**印象”,就像一条尺寸均匀的白布飘向远方,又像长江岸边的一道疤痕。2010年,鄢盛富从重庆主城的机关退休后,只身来到忠县马灌镇,专门从事消落带治理植物的研发、培育等工作。

三峡库区消落带面积大、水位落差大、季节性气候反差大,其治理与生态恢复一直是很大的难题,没有可借鉴的数据和解决方案。



▲位于南岸区渝航大道寸滩大桥下消落带的秋华柳

就此,鄢盛富拜访地质研究人员,了解消落带的形成原因及洪枯规律;拜师林业局育苗专家,选择适合消落带生长的植物;跑遍三峡库区的江河溪流荒岛,找寻适应的苗木……两年时间里,他自己驱车,辗转于乌江、大宁河、嘉陵江等江河之间,从悬崖上滚落谷底摔伤了右腿,在石板上过夜被毒蛇咬伤,徒手攀岩掉进河里呛了几口水……

这其中,还有过连续180多天没回一次家的“别离”,有过在荒岛上生活七天七夜的“孤单”,有过“弹尽粮绝”吃野果、野菜充饥的“无助”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,鄢盛富通过大量野外调查及种源筛选,最终在上百种植物中筛选出能在水下存活的水生植物10余种,包括小梾木、秋华柳、牛鞭草、卡开芦等品种。

培育耐水耐湿秋华柳 移栽技术获国家专利

而鄢盛富找到的只是十几株“独根苗”,要想满足消落带治理的需要,要让“独根苗”变成“速丰林”。于是刚把腿从长江边上取出来,又把脚伸进了在马灌镇租赁的1000亩“试验田”里,嫁接、扦插、采种直播……手磨出的血泡慢慢变成了硬硬的干茧,腰稍微伸直就会钻心地疼。

“比机器还不怕累,村民们都叫他‘铁人’。”马灌镇大桥村村民乐宁材如此评价鄢盛富。除了育苗,鄢盛富还在库区忠县段的消落带找了一处泥沙流失、岩石裸露的“荒漠地”,检验苗子的耐水耐旱性。



▲鄢盛富指导村民们了解秋华柳生长状况

鄢盛富坦言,试验之路漫长艰难,“**年栽下去,死了一大片,心都凉透了。”屋漏偏逢连夜雨。这边苗死了,那边资金链又断了。1000亩地的租金,30余个民工管理苗圃的务工工资,这些“刚需”,鄢盛富一直用辛苦积攒的“养老金”和退休工资艰难的维系着,可到了2015年,资金紧张的他只得向亲友东拼西凑。

渐渐的,这些苗子的长势出现了转机,鄢盛富在套袋、浸根、壮苗等方面想苦方,经过反复栽种试验,他培植的秋华柳、小梾木等品种不但耐水耐湿,还创造了在水下淹没180天后**成活的佳绩。

2017年1月,鄢盛富荣获了秋华柳移栽袋的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。

 


▲秋华柳树林

有了金刚钻,方揽瓷器活。他所在的林业开发公司相继承接了忠县石宝后溪湖、万州溪口乡长江库岸、九龙坡滨江商业区等库区消落带治理工程,栽植秋华柳、小梾木近百万株。

如今,鄢盛富所在的林业开发公司仅秋华柳、小梾木育苗基地已达1000亩,年育苗千余万株。而他依然在扩大基地和育苗规模,以满足长江大保护和重庆两江四岸消落带治理所需的苗木。

上游新闻记者 文翰 通讯员 喻建国 摄影报道

 



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

上一篇
下一篇